臭豆腐串厂家分享的制作工艺
臭豆腐是一种口感独特,风味独特的传统发酵豆制品。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许多地方的特色美食,尤其在台湾、四川和湖南等地更为盛行。臭豆腐的制作过程复杂,需要多个步骤和特殊的发酵条件。下面,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制作工艺什么吧。
首先,原料准备是制作臭豆腐串的初步。制作臭豆腐所需的材料主要有黄豆、棉布、豆腐乳菌种、食盐和水。黄豆是制作臭豆腐的主要原料,通常选择品质好、颗粒饱满、无虫蛀和霉变的黄豆。棉布需要用来包裹黄豆,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。菌种是臭豆腐的关键,它含有产生特殊风味的酵母、乳酸菌和微生物等。
其次是浸泡黄豆。将选择的黄豆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放入大盆中,加入适量的清水,浸泡黄豆6-8小时,使黄豆吸足水分,变得饱满和柔软。
第三步是磨浆。将浸泡好的黄豆过水,除去表皮,然后用石磨或豆浆机研磨成黄豆浆,加入一定比例的水,使黄豆浆的浓度适宜。研磨过程中,需要避免过度搅拌,以免产生太多的碎屑和泡沫。
第四步是发酵。将研磨好的黄豆浆,倒入特制的发酵桶中,然后加入豆腐乳菌种。豆腐乳菌种是经过长时间培养的,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发酵菌。搅拌均匀后,用棉布将桶口封严,保持适宜的温度(一般在30-40摄氏度)和湿度,促进黄豆浆的发酵。
第五步是脱水和成型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,黄豆浆中的混浊物会逐渐下沉,清澈的水面上会浮起一层白色的豆腐脂肪。此时将发酵好的黄豆浆从桶中取出,放入豆腐脱水机中,使其脱水,去除多余的水分。然后,将脱水后的黄豆浆倒入豆腐盆中,等待凝结。
第六步是凝固。在豆腐盆内,黄豆浆会逐渐凝固成一块块形状的豆腐,这个过程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,通常需要数十分钟到数小时,具体时间取决于温度和湿度。
第七步是切块。凝固后的豆腐块会成为一块块方形或长方形的塊狀物,此时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,通常为2-3厘米的大小。
第八步是发酵。将切好的豆腐块重新放入发酵桶中,继续进行第四步的发酵过程。这一次的发酵是为了使豆腐块产生较强的风味和气味,并形成臭豆腐的特色风味。
第九步是晾干和贮存。发酵后的豆腐块将会多余的水分蒸发掉,变得坚实和干燥。晾干的时间根据天气和环境条件而定,一般需要2-4天。晾干后的臭豆腐会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贮存,以保持其风味和质量。
以上就是臭豆腐的制作工艺。整个过程中,严格控制温度、湿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是保证臭豆腐制作成功的关键。制作出的臭豆腐风味独特,口感软嫩,口味酸香,是一道备受喜爱的传统美食。